• 27°C
香港時間:2024921日 (六) 16:35

專題:Topick

恒生指數: 18,258.57

+245.41 +1.36%

科技指數: 3,703.84

+52.28 +1.43%

恒生國指: 6,381.50

+75.99 +1.21%

沈維燦 大成若缺 笑看風雲

榮譽殿堂人物

發布時間: 2019/11/09 16:21

最後更新: 2022/03/14 16:18

分享:

分享:

沈維燦 大成若缺 笑看風雲

如果想在所屬的專業領域上達致頂峰,需要有甚麼經歷呢?在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《一代宗師》中就有這樣的說法:「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:見自己,見天地,見眾生。」投身保險業近半世紀的沈維燦(Peter)雖然並非習武之人,但他在所屬公司、行業的地位卻是舉足輕重,而其發展歷程更與上述的三階段不謀而合。或許,「見自己,見天地,見眾生」就是每位一代宗師的必經之路。

沈維燦認為自己均承擔着他人的幸福,只要能力所及,仍會繼續在所屬崗位上帶領團隊發揚保險助人的精神。

人無法預知未來,但卻可以憑信念與雙手創造未來,就如投身保險業47年的宏利高級行政區域總監沈維燦深信保險能為人「雪中送炭」,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支援,因此一直在業內深耕細作,並培育出一支有近3,000人的「南九龍」團隊,猶如一代宗師,將保險助人、無私奉獻的精神延續。

「人生如棋 落子無悔」

今時今日,有人會部署提早退休,及早享受自主生活;但亦有人會選擇留在前綫,助團隊和行業成就更多可能,而沈維燦便屬於後者。縱然早已過了從心所欲之年,但每天大部分時間仍可在辦公室見到他的身影。敏銳的對答加上輕盈的步履,實在令人難以想到面前這位目光慈祥中透着威嚴的他今年已年屆77歲。「我相信,我是業內少數如此年長但仍經常回到辦公室的從業員。」

沈維燦深信,只要一心為客戶、為他人設想,自然會獲得他人信任。

曾於政府社會福利署工作,及後從事小學校長兼孤兒院院長達10年,沈維燦道出其入行的經過。「雖然當時院長的工作頗為穩定,但考慮到個人的長遠發展,加上工作生涯讓我意識到,社會之所以出現不少孤兒,全因相關家庭缺乏應有的保障,故當出現突如其來的事情,往往有兒童會流離失所。而保險正可以從根源紓緩有關問題。」

基於對大眾的關顧、對社會的責任感,沈維燦於30歲選擇「轉行」,投身一個對他及市民來說也相當陌生的行業─保險業。「當時保險在外國已相當流行,但香港卻不同。這裏真正認識保險的人不多,而從事保險業的人更是少數。」他形容入行之初亦頗為「難做」,但深信工作的意義和前景,故一直為個人的志向堅持,以時間累積經驗、人脈及成就。

「過了山 眼界就開闊了」

決心「轉行」的沈維燦於1973年加入宏利香港,從基層的銷售工作開始,經過近8年的時間,逐步在銷售及人才招募方面打穩基礎,開始建立個人團隊。「我入職時,公司在香港只有30多人,至今已增加至約9,000人,我相信當中有近3成人是直接或間接經我招募。」

沈維燦參與不少慈善工作,包括捐助失學兒童,幫助山區學童上學。

雖然小學校長兼孤兒院院長與保險從業員一樣,同屬「對人」的工作,但沈維燦清楚知道,兩者屬於不同的專業範疇,所以決定「轉行」後已調整心態,並積極進修。「正如剛才提到,我入行初期亦經歷一段『難做』的時間,但我深信保險可以幫人,加上我對公司的產品充滿信心,所以自入行起一直抱着『關心你』的想法,向其他人推廣保險。從未想過為銷售、透過『拍膊頭』的方式取得生意。」

沈維燦深信,只要一心為客戶、為他人設想,凡事做好,自然會獲得他人信任,甚至成為朋友。「當你的人脈愈廣,生意亦不會差。」同樣,在專業發展方面,他亦早有先見,明白要成為業內最專業、最頂尖的一份子,必須走出公司、走出香港,見識天下。

本港保險業在80年代仍然方興未艾,但當時入行僅6年的沈維燦卻已走出香港,自費參與美國百萬圓桌會(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, MDRT)會議。「我從少就喜歡學習新事物,入行後得知MDRT乃公認的人壽保險卓越標準,所以自費到美國參加,從中觀摩學習。」他直言當時來自亞洲的參加者只有數人,而此行令他大開眼界,對其日後發展「南九龍」團隊有一定的幫助。「外國同業當時已十分注重從業員的質素,他們甚至自視如醫生、律師般專業。」

「念念不忘 必有迴響」

古語云:「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」。作為保險業界的一份子,沈維燦深信,同業若想獲得他人的尊敬,自己先要懂得自重、自愛,堅守凡事以客為先的精神。「所以我在1982年成立『南九龍』區,希望把自己累積的經驗、在外面學到的東西,與自己的團隊分享。」

2008年,沈維燦參與中國境內聖火傳遞的歷史任務。

經過37年的發展,「南九龍」區現有近3,000名成員,當中包括了數十個團隊,單是由高級經理或以上職級所帶領的團隊便超過50個。「我自己也有直屬團隊,而『南九龍』則由多支團隊組成,情況就如一個聯邦。各個『地方』(團隊)會有自己一套的管理模式,但主要方向、理念及價值觀都會跟隨『南九龍』的方針。」

沈維燦透露,「南九龍」區內的團隊各擅勝場,彼此多年內互相尊重、扶持,猶如一個大家庭。而數十年來,各團隊的領袖每星期均會抽空聚首一堂,淺談所屬團隊的情況,並就「南九龍」、公司以至行業發展各紓己見。「人多,意見自然多,但由於我們在西方科學化的管理方法中加入了中國的倫理觀,講求尊師重道,無私奉獻,所以只要是對『南九龍』、行業及客戶有益的事,所有成員包括我都不會計較回報,無私付出。」

以往工作上的管理經驗,讓沈維燦明白到要提升團隊的凝聚力,大家庭的氛圍與親力親為的管理模式乃不可缺少的元素。因此,他日常致力做到凡事不偏不倚,以身作則,感染團隊每個人,「所以區內成員間的爭執不多,大家的歸屬感亦份外強烈。」他笑言,假如團隊或成員間有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,他往往會被邀請擔當「和事老」的角色,助他們釐清問題、解決爭議。

「寧可一思進 莫在一思停」

「成功從來沒有捷徑,凡事必須親力親為方能成功。」從事保險業近半個世紀,沈維燦談及其成功關鍵。即使近年市場的變化速度加劇,監管制度日趨嚴謹,但他深信,同業只要做好本份,毋須過分擔心發展前景。「我很幸運能選擇保險這個行業,因為它與創業和營運一門生意的本質相似,既是個人事業,但卻毋須事先付出太多資金,並且可助大眾獲得所需保障。」

為事業、為客戶拼搏半生,早應退下來享受人生,但沈維燦直言未有退休大計。「我除了要為自己的客戶負責,也要為同事負責,照顧他們。所以過去我較少參與行業或社會事務,最多是支持慈善工作。」或許曾從事小學校長兼孤兒院院長,沈維燦多年來積極支持及參與不少慈善工作,包括捐助失學兒童,幫助山區學童上學,甚至為部分內地大學生提供生活費等,並且成立香港沈維燦慈善基金會,為多項慈善工作提供支援。

在沈維燦眼中,無論是日常生活或個人事業都仿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所以無論是作為一名保險從業員還是團隊領袖,他認為自己均承擔着他人的幸福,只要能力所及,仍會繼續在所屬崗位上帶領團隊發揚保險助人的精神,將其宗師的氣度延續下去。


五倫治區 精神永續

中國傳統社會重視五倫,即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等人與人的關係。「五倫與個人的品德有關。」沈維燦認為,無論從事任何職業,如果擁有良好的品德,無論與人相處或團隊管理自然能得心應手。「現今社會雖然沒有君臣的關係,但我認為君就好比一家公司,而員工就如臣子;員工應對公司盡忠,而公司亦應照顧員工,加入人性化的管理,互相支持。至於父子就如同上司與下屬,上司有責任指導下屬,助下屬邁向成功,支持自己和公司的同時,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。」

常言道: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沈維燦表示,夫婦理應相敬如賓,互相尊重,而兄弟也應相親相愛,彼此學習、成長,就如同事間日常相處,亦應如此。「同事若有健康的家庭生活,在工作上自然亦會少一份負擔,所以我亦非常重視他們的私德,因為我們的工作與人有着密切的關係,假如品德有損,實在難以取信於人。」

他續指出,由於「南九龍」區由50多個團隊組成,所以各團隊的領袖就如同各成員的兄長,而成員之間就如朋友,即使大家並非來自同一團隊,但每當遇到難題,各領袖或成員均會抱着兄弟和朋友之情,給予支援,為可能只有數十或數百人的團隊提供龐大的資源,並令彼此日常相處更添親切感。